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看展|第六届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继续拓宽风景摄影的边界

影像中国 中摄协影像中文网 2019-11-16



1

第六届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以“海边的风景”为主题,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局和基本理念,试图以影像的方式作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力争以影像志的方式积累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文献;二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基地,展开全球各大洲大湾区影像文化与影像艺术的比较。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以“风景”为学术核心,以“风景摄影”主题定位打造,已举办五届,成为国内别具一格的摄影品牌。既推动着东莞·长安对外宣传和文化发展,也推动着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繁荣。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洋资源,“一带一路”深远影响。从本届开始,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将继续拓宽风景摄影的边界,并结合大湾区,一边汇聚精粹作品加以多形式呈现,一边开展大湾区影像的学术积累,进行文化和艺术的比较研究。主办方旨在通过几届的努力,“风景”和“大湾区”的概念一定能够具有更丰富、更扎实的内涵,确立起更大和更清晰的外延,同时,用影像梳理、归纳、呈现、传播中国的海洋文明景观和东莞长安的美丽。


日程安排



艺术总监

Artistic Director

/

李志良

/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学术主持

Academic Director

/

李树峰

/

艺术评论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


2019年8月18日
9:30“海边的风景”
第六届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
在长安镇长安图书馆开幕


点击 李志良:面朝大湾区,看海边的风景 查阅文字采访。


1

有位知名摄影记者网名叫“爱捡照片的人”,“捡”即是“拾”的意思;我们经常说的“艺海拾贝”之类词汇,也会将“拾”和“海”结合在一起。“拾”也好,“捡”也罢,沙子也好,贝壳也罢,都是大千世界的赐予,我们只需要勤奋一点,用力一点,就能得到好的照片。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摄影人,得天独厚地拥有水土交融的地利,更会对一望无垠的大海及沿海而居的生活形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用镜头关注与海有关的题材,就是他们用相机在向海而歌,从海边“捡照片”。这里集纳的“拾”位摄影师的“拾”组作品,是沿着我国漫长的海岸线,选取了“拾”个城市的不同主题,以不同视觉手段来呈现和完成的,既有摄影家的个性表达,又有对现实景致和生活方式的客观描摩。邀约来作同一主题不同视觉样本呈现的,是一个完全混搭的格局:有深入浅出的新闻报道,有多年坚持的纪实项目,有怀着浓烈感情色彩的静观,有面对自然的冷峻思考,也有引发规模化摄影采风消费的图像范式……有持续多年对此题材的关注,也有阶段性对影像呈现视角与观察方式的思考……由这些图像,我们也可自一个侧面窥见中国摄影的多元化格局。——展览前言(节选)点击 拾海 查看展出作品


 《大港》之一©️姚振海

《盐场》之一©️戚辉

《湿地》之一©️李林

《脸基尼》之一©️徐崇德

《赶海人》之一©️戚颢

《家乡的海岸线》之一 ©️朱永春

《海滩》之一©️陈俨

《守护祖宗那片蓝》之一©️贾代腾飞

《海在低处》之一©️李好

《霞浦》之一©️郑德雄


1

地处粤东的潮汕地区,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被誉为“海滨邹鲁”。沿袭潮汕各地的“营老爷”岁时节庆活动,这里传承并保持着浓厚的潮汕民俗特色,丰富又精彩。生长于斯的陈翊雄,自幼喜好中国传统书画,摄影深受郎静山、陈复礼先生的影响。他深究潮汕风俗的文化价值,思考民俗摄影的创新问题,致力创意影像探索。陈翊雄参考《清明上河图》的意境,穷十年之功,奔走潮汕各地,拍摄了近万张民俗活动作品,并从中精挑细选了200多张创作素材,再凭着一股“工匠精神”,经过近半年的后期数绘创作,以影画合璧的拼接方法,大胆运用摄影与数码新技术来做跨界叠加的画意表达。他将潮汕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和国家“非遗”项目跨时空浓缩于一卷,创作出源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潮汕风俗图》长卷。这幅不失为中国新画意摄影宏片巨作的《潮汕风俗图》,以似画非画的影像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摄影的表现力,生动形象比展现了潮汕民俗文化活动场景,不失为“西学为用,中学为体”、体现中华文化对西洋摄影落地东土进行当代探索的有益实践。——展览前言(节选)点击 潮汕风俗图 了解更多。


1

摄影和其他艺术门类的不同,在于其影像必须是在第一现场观看和得以存留的;而其观看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受到主观的道德观念与社会立场、个人化审美倾向、甚至是时代的观看范式等方面的影响。这一观看特点造成的结果,恰恰为摄影提供了同一事物不同视角下的多元化的视觉文本。本展览试图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契机,选择同一时代生活在一国两制不同背景下的不同摄影家的不同影像,以不同角度的视觉记录形成的一个复调式大文本,来反映南粤海湾七十年来人与海湾环境的关系、海湾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并为未来大湾区建设提供一个以影像的方式积累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文本;同时也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基地,展开对一国两制下大湾区摄影家作品所呈现的影像文化与影像艺术的比较和研究。——展览前言(节选)

《升》1984年 深圳 ©️周顺斌

澳门全景 ©️陈显耀 

深圳 2019 ©️孙成毅



在西沙海战的硝烟中,军旅摄影家伍振超等深入前线岛礁、海区,为英勇的西沙军民拍下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这些照片除当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展览外,还被周恩来总理亲自推荐到联合国总部展出。世界各国外交使节观展后纷纷表示:从这些图片中看,西沙群岛确实是属于中国的。摄影家孙振军1980 年从军海军南海舰队。尽管1974年打西沙海战时,他还未入伍,1988年打南沙海战时,他已离开了部队;但荣幸的是,这两场海战都是他所在的部队主打的,许多参战者都是他所熟悉的首长、战友。更受命运垂青的是,孙振军在海军服役时的主要职责是一手拿枪、一手拿相机的战士摄影员,故而有便利记录了西沙军民在80年代保卫西沙、建设西沙的峥嵘岁月,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资料。由于涉及版权、署名等诸多问题,能够展出的仅是伍振超的彩色照片与孙振军的黑白照片),作品摄于1970、1980年西沙军民耕海牧渔、向海图强的部分图片。希望这些图片能进一步告知世人:富饶的西沙是我们的,美丽的南海是我们的!——展览前言(节选)

©️伍振超

©️孙振军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2018年10月24日开通运营。

雷佳民从2014年开始,用镜头对准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纪工程,为大桥造像。从天空到陆地,从水面到水下,从春夏到秋冬,从日出到日落,多角度多方位多时空记录着大桥的建设,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其中有桥梁的建设、隧道的建设、人工岛的建设,有大桥的雄姿,也有建设者的丰采。致广大而尽精微。从雷佳民用几年的时间拍摄的《中国力量——港珠澳大桥建设纪实》专题中,我们能看到他的坚守,看到他对待摄影的严肃态度,看到他的责任担当——展览前言(节选)

点击 中国力量——港珠澳大桥建设纪实 了解更多。


©️雷佳民

©️雷佳民


1

展览原分为四个版块,此次只展出1949年以后的三个部分。1910年至1949年这个部分没有展出,这一时期虽然摄影出版物不多,但我们仍然把这一时期的中国摄影出版归纳为文化上的高起点,这一时期的中国摄影与世界基本是同步的。1949年至1976年,我们定义的主题是: 红色影像——为政治服务的中国摄影出版。这一时期的好书不多,乏善可陈,除了1959年举国之力出版的《中国》大画册是个例外。1978年至2000年,是中国纪实摄影兴盛的时期,出版也一样,所以我们总结这一段时间为: 时代记录者——改革开放后的纪实摄影出版热潮2000年至2018年,摄影进入全民摄影时代,摄影书籍出版繁盛,我们定义这一时期为: 跨界多元融合——当代影像与中国摄影出版。这一时期入选的摄影书也最多。 

总的来说,中国的摄影人不爱读书,也不爱学习,在很多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认为摄影很容易,根本不需要看书,不需要了解摄影史,更不需要摄影理论,对他们来说,学点儿“PS”是最实用的。有朋友评价中国的摄影教育是“比赛教育”,我觉得真是再准确不过了。我接待过很多来找我“讨教”的摄影人,基本都是想找捷径,尽快成功尽快获奖。我问他们,读过什么摄影书,对摄影史有哪些了解,基本是无,这一点很可悲。所以,如果这样一个关于摄影书的展览,能够让摄影人认识到好书的价值,能够多看一点儿书,真正了解和尊重中国摄影的历史,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摄影。我觉的这就是这个展览最大的价值。——节选自《为什么要做“中国摄影书100 本”这样一个展览?》(那日松)


1910年—1949年,我以为是中国摄影的萌芽起步时期(如《半农谈影》《羌戎考察记》等)。1949年—1976年则是恢复盘整时期(如《中国摄影年鉴》《中国》等)。1978年—2000年自然是百花齐放时期(如《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40年》等)。2000年至今可能是变动不居时期(如《中国人本》《观看再观看》)。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当下做什么?也许不仅仅是哲学问题,摄影同样也有这般问题的困扰。梳理一下自清末至当下的中国摄影书,绝不是一件轻松、愉悦与讨好的事,但不管如何总要有人做这苦差,本次展览便是尝试。——节选自《写在<中国摄影书100本>展前》(王海宝)点击 看中看—中国摄影书100 本 了解展出内容。


1

“观沧海”10个城市(香港 、澳门、深圳、珠海、东莞、茂名、阳江 、湛江、汕头、汕尾)的创作主题为“海边的城市”,它是摄影人基于大湾区描绘而成的南中国城市轮廓图像。这些反映城市景观的独特品质以及历史发展当中的大湾区地理与制图特征,从城市、人物、生活、民俗等方面入手,以一个常规的角度描绘湾区城市和城市建设者,用图像去证实他们家乡的变化。只有通过这些常规的角度,我们才会发现每个沿海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同样它们的地理形态也各不相同,从人类早期定居到居住条件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沿海岸线展开的漫长过程中,城市的面貌也在逐步发生着改变;只有通过这些常规的角度,我们对湾区城市图像的观察理想的路径,是沉浮积淀于历代,又化生交融于当代的复合景象;而对大湾区地域文明的了解和对文化艺术的认知亦有助于解析城市斑斓之文化基因,它是渗溢脱胎于本质,又幻化呼应于具象的精神感应。——展览前言(节选)点击《观沧海——风景里的大湾区十城》上集点击《观沧海——风景里的大湾区十城》下集
正字戏-倒铜旗©️刘小宾(城市:汕尾)

香港国际机场夜色©️陈体根

 晒虾劳作©️陈俊书


1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摄影学院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出海口泉州湾,海洋文化的深邃使这里的人们对海神的敬畏超过了对纷繁教义信仰,只因为那是更加直接的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相依。当摄影学院师生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地聚焦海和因海而生存的人们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让更多摄影人羡慕的浪漫“情场”。——展览前言(节选 |方肃)

点击 面朝大海 刺桐花开 了解更多。



滩涂墨韵©️曹博

玩耍©️廖泽楷



1

福建东山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风光而成为旅游热点。其中的马銮,洁白的沙滩背靠着葱茏的林带,环抱着清澈的海水,是天然的海滨浴场。

这里生存着一群平均年龄70岁的赶海人,每天在如鲫的游客中穿梭拉网捕鱼。

这是一次尝试,以集体创作一个小专题的形式,以各自不同的镜头语言、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同一事件做阐述。效果如何,我不评论,各位看官心里自然有不同的评说。——展览前言

点击 景区里的讨海人 了解更多。

 

©️陈平灿
©️李瑞山


1

这组作品的拍摄地——石狮市祥芝镇,虽然在地图上仅仅是泉州湾南侧的一个滨海小镇,却拥有全国五大一级渔港的祥芝中心渔港。随之而起的造船产业吸引了众多来自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就业工人,他们和造船厂的工作环境成为了作品中的主体。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样的代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少见,但是否我们能通过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去思考人、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正如我记录的这些在巨大船舶背景下生活的工人,不禁让人思考,在当下,究竟是环境造就了人,还是人造就了环境。我在福建石狮廿年的军旅生活, 2003年转业在福建石狮工作,让我对福建石狮的人们生活环境有着较为熟悉的认识。但出生在江西的我,同样作为生活在福建的外来人,“在他乡”的客观因素,能够使我以更加客观冷峻的视角,去审视那些不同于自己但又带着相似之处的境遇,我也因此与作品中的内容有了某种微妙的串联。当有一天,这些场景随时代发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是更为高效的生产力水平;希望这些照片提醒着我们,他们——这些基础建设不可或缺的劳动者,在他们所生活的当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展览前言(节选 | 林奇香)点击 泉州湾船厂 了解更多。

©️林奇香

©️林奇香


*展览前言除署名外,均为策展人所写。

其他活动


时间:8月18日,14:30-17:30

地点:长安图书馆四楼长安影像中心


时间:8月19日,9:00-11:00

地点:长安图书馆四楼长安影像中心


时间:8月19日,14:30-17:30

地点:长安图书馆四楼长安影像中心



地址导航

Address Navigation


停车的指示:所有社会车辆请停在长安广场停车场(长安广场东门进入),再按指示步行到对面的长安图书馆。


提醒:

“大国小家”影像征集即将于8月20日截稿

▶ 更多活动◀

影像中国俱乐部 | 中国摄协“在线影展” | “鄂尔多斯四季美”记得住乡愁 |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 | 大美秦淮源·健康新溧水 | “绿色白马·智慧园区” | 日常-时间的旷野 | “丽水味道”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是故意玩儿我们吗?| 美丽临安 |  镜头记录三农 |  2019“荔香情韵·印象派潭” | 咱有些摄影人,能不能做到认真阅读征稿启事?“丽水味道”9月10日截稿 | “丝绸之路•筑梦之旅” | 第四届生态渝北 

▶周末看展◀

19世纪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黎光波 | 46位温州摄影师的“2018” | 从西湖出发 | 韩国影汇展 | 日本3.5万张照片里80年前的中国 | 周海婴 | 舟山女儿拍父母 | 埃文·奥拉夫 | 安哥 | 殷业强 | 何藩 |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的时代变迁 | 丽水摄影师眼中的丽水 | 卢彦鹏与饶凌华 | 刘香成 |贾勇 | 杨发维 | 汪滢滢 | 连州摄影博物馆夏季展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消释之光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 30人大画幅展 |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作品展 | 罗福平 |  |辛迪•舍曼 | 青梅竹马照相馆 | 万物熙攘 |  |第九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 | 2019首届中国长城国际摄影周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收藏名单◀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 第九期 | 第十期 | 十一期 | 第十二期 | 第十三期 | 第十四期 | 第十五期 | 第十六期 | 第十七期 | 第十八期 | 第十九期 | 第二十期 | 第二十一期 |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三期 | 第二十四期 | 第二十五期 | 第二十六期 | 第二十七期 | 第二十八期 | 第二十九期 | 第三十期 | 第三十一期 | 第三十二期

▶ 本周值得◀

121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 、144145146147148149150151

▶更多荐书◀

景观摄影 | 罗伯特·杜瓦诺:时尚光影 | 失明的摄影师 | 风景之眼 | 奇趣自然 | 女摄影师眼中的世界 | 济南图记 |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千万别错过这十本书 | 编辑们心中的那些好书 | 卡帕战地流星 |  网红博主的摄影炼金术 |  世界读书日的特别推荐 | 画意摄影 | 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 | 美之地图 | 美国表相 | 中国的颜色 | 夜幕下的神奇 | 全球50本摄影杂志 |长皱了的小孩 | 街头摄影的52个任务清单 |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第4辑 | 濒危:我们与它们的未来 | 平流层·中国当代影像本源思考 | 留住这一刻—莎莉·曼自传 | 相机琐记 | 向19位有影响力的新闻摄影大师学摄影 | 乡



本文图文仅供交流使用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关注我们)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